很多人在拿到新房钥匙的时候就觉得大事已经完成了,房子随便装修一下就行,这种想法是万万不能要的。打个比喻,空房子相当于人体的骨架,而装修就相当于人体内的各个器官,只有每个器官功能良好,人们才会觉得健康、舒服。同理,只有装修得当,才能住的更舒心。
但是由于装修行业门槛低,装饰公司中存在很多没有资质的装饰公司,这些装饰公司大多存在着猫腻和陷阱,让很多人谈“装”色变,装修陷阱引起了装修信任危机,使得老百姓对装修的信任感大大下降,重塑装修信任刻不容缓。本文通过解析装修过程中的各种陷阱,让您在装修的过程中避免装修陷阱,明明白白消费。
选择装修游击队,麻烦事不断
有的消费者认为,身边有不少同事、亲朋好友装修过,能提供经验,少花冤枉钱。殊不知,装修工程中的“猫腻”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,稍不留神就会落入“装修陷阱”。家住李沧区的王先生经朋友介绍选择了一家装饰公司,王先生介绍,房子装修完住进去半年左右墙体就开始发霉,现在根本没办法住,厨房、厕所到处跑水。“朋友介绍的熟人来做的装修,本想着图个省事、省钱,现在倒好,不仅没省,还多花了不少钱”。王先生苦恼的说。
“我家90平方米的面积,没有一块瓷砖贴平整了,到处凹凸不平。”王先生说,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装修游击队。“返工后的效果也不够理想,地砖缝隙很大,几乎能扫进灰。”问题出现后,王先生四处寻找负责人,但终无结果。“当时推荐的朋友也联系不上他 ,人间蒸发一样。”而更为无奈的是,王先生找出当初签订的票据发现,双方并未签订正式合同,只是开了一个简单的票据,上面丝毫未提及装修人工费字样。如此一来,即便是找到了装修游击队负责人,也难免陷入“死无对证”的麻烦。
据了解,王先生家全房装修仅花费不到5万元,“熟人”和“便宜”是吴先生执意选择装修游击队的初衷。然而不靠谱的装修质量,让其直呼后悔,“现在看来,相当于要重新装修了,费钱不说,还麻烦得很,当初真应该选择正规装修公司。”
装修猫腻多,信任感缺失
装修选择装修公司不仅省事、省心,也是出于对装修公司的信任,但是很多不正规的装饰公司为了谋取高额利润,在合同条款以及设计方面埋藏很多陷阱,让消费者防不胜防,也让消费者对装饰公司
的信任感大大下降,以至于每每提到“装修”都感叹猫腻太多,水太深。
猫腻一:合同中的装饰材料往往含糊其辞
有些合同里,装修公司对材料写得含糊其辞,实际装修时,可能用假冒伪劣的材料。当业主追究时,装修公司便拿出当初的合同,称业主没有指定材料品牌。一旦业主要求使用高品质、环保的装修材料,装修公司便会要求加价。有的装修公司还在合同中注明,装修中如原品牌材料没货时,乙方装修公司可临时更换相同型号的材料。但这个“同”,是同质量的还是同类材料的,却没写明。
猫腻二:采取拆分报价忽悠业主
为了赚钱,装修公司总会绞尽脑汁,采取拆分报价的方式。本来很简单的一个衣橱,只要报出总价就可以了,但是精明的装修公司则不然,需要多少木板,多少油漆,多少人工,随后加在一起。这样一来就比总体报价高出了许多。据装饰公司人员透露:“比如油漆工,他可以一气呵成地把家装中墙面、衣橱 、储物柜等所有的油漆刷下来,但若拆开算,衣柜的油漆要等干了再刷第二遍、第三遍,墙面要连刷三四遍。
猫腻三:“正规军”实为“游击队”
眼下,许多装修公司都看似拥有雄厚的施工力量,实则不然,很多装修公司都是找到工程后,才四
处召集施工队伍,租赁机械设备,然后略加包装 ,看似雄厚的施工力量就有了。一般情况下,类似这样的家庭装修工程拉到生意后,就会直接转包给合作的施工队,然后从客户付款中直接扣除管理费,剩余费用才能用于客户的装修项目。因此,转包施工队为了有利可图,就得拉拢设计师诱导客户加大投入,继续对客户层层盘剥。
(责任编辑:{上海大众装修服务有限公司)